云南大理检察建议推动形成生态保护合力守护

2022/8/22 来源:不详

正义网讯(通讯员周惠琼)日前,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兆炜、州检察院检察长崔庆林等人来到大理市花甸坝风景区,就生态环境修复情况开展“回头看”,并对检察建议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。

花甸坝地处大理市喜洲镇境内,在苍山自然保护区大理市、洱源县和漾濞县辖区的交会处,属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坝区(大花甸坝、小花甸坝、鸡茨坝)和缓冲区(周围环山)范围,是苍山顶上一块美丽富饶的盆地。

“本该是万物复苏、植物生长茂盛的时节,花甸坝草甸却土地裸露,牛羊粪遍地,直接流入洱海的万花溪,导致溪水中大肠杆菌超标!”年6月,大理州检察院第八检察部副主任张宏芳在履职过程中发现,由于周边村民无序放牧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,花甸坝出现天然草场退化、土地沙化、水土流失等情况,严重影响洱海生态安全。

对此,大理州检察院与该州苍山保护管理局组成联合调研组,通过召开座谈会、实地考察、走访调查等方式对花甸坝放牧情况进行专题调研。联合调研组发现,大理市、洱源县在花甸坝涉及放牧的单位及人员共62户,这里的高山天然草场存在长期过度放牧现象,而作为洱海水源地,万花溪源头存在牲畜粪便污染等问题。同时,由于花甸坝管理工作涉及多个行业主管部门,管理职能交叉、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突出。

随后,大理州检察院向州委、州政府报告了相关情况,并向辖区大理市政府、洱源县政府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,建议政府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发力,对放牧户开展入户调查、集中座谈,宣讲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禁牧相关法律知识。

根据检察建议,大理市政府、洱源县政府深入苍山周边镇、村、组,先后召开座谈会33场次,发放禁牧法律宣传材料余份。大理市林业和草原局还组织实施了花甸坝草原生态修复工程,投资万元设置了长17公里的物理隔离围栏,并在大花甸区域设置4个堵卡点。

目前,通过检察机关、政府、行业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,花甸坝风景区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正在逐步解决。
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邮箱

转载请注明:
http://www.3g-city.net/gjyzd/1505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

    温馨提示: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
    版权所有2014-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-6
    今天是: